維也納(Vienna)

    出門就先往百水公寓(KunstHausWien)前進,其建於1985年,是建築家百水(Friedensreich Hundertwasser)所設計,色彩極為鮮豔,造型不按照規矩,頗有高第的味道,在維也納城中有幾棟他的設計,另還看過一個垃圾焚化爐(Waste Incineration plant Spittelau),相當的具個人色彩且突破傳統。這排怪怪的公寓被維也納人暱稱為「保齡球木瓶房子」,它以不規則的線條區分,卻又奇異地整齊排列,而每一層樓都漆上不同的顏色,公寓頂樓還有一個阿拉伯式的圓頂,裡面的建築也是起伏不平,可惜只能到對面仿公寓建築的紀念品店參觀,最後還花錢參觀了怪怪的地下室廁所,在裡面與小便斗合影留念。

    在回到市中心史蒂芬廣場前,竟然看到有在賣哈姆娃娃,經與五姨以越洋電話參商,買了一個拿雨傘背小豬的哈姆,真的是很cute!! 接著先去卡普欽教堂的皇室納骨所(Kapuzinergruft),地下室為歷代哈布斯堡家族的墓園,包括12位皇帝、15位皇后在內,共140位皇族成員。其中最有名的棺木為瑪麗亞.特瑞莎與其夫婿的雙人棺木,棺木表面刻畫著兩人相互凝視的雕刻,及奧國王朝最後一任皇帝法蘭茲約瑟夫一世及其皇后依莉莎白和獨子魯道夫之墓,幸好裡面觀光客非常多,不然逛起來還挺陰森的。

    看完墓園,趕緊到安卡時鐘(Ankeruhr)參觀這世界最長,長達10m的掛鐘,這個在1917年由法蘭茲.瑪丘所設計,由青銅和銅組合的掛鐘,其在中午12時,所有的12個人偶會配合同時代的音樂一同現身報時,包括羅馬皇帝馬克思.安敦、詩人佛根瓦弟、瑪麗亞.特瑞莎和海頓(11點與12)等歷史人物。這時肚子也餓了,就到附近一家Figlmuler以維也納炸豬排聞名的餐廳打牙祭,不過今天我改點炸火雞排,還好! 不然豬排足足有兩倍大;味道相當棒,炸的又不油,很值得推薦。

    飯後回到史蒂芬大教堂(Stephansdom),是全世界第二高的哥德式尖塔教堂,僅次於科隆大教堂,南塔高137m,為世界第三高塔,完成於1359年,內部原為羅馬式教堂,但因天災,方改建為哥德式樣,僅餘正面的巨人門和右手邊的異教徒之塔為羅馬式樣;大教堂內部有無數哥德式雕刻的傑作,皮格拉姆製作雕工纖細優美的傳教壇、描述聖母瑪麗亞和基督一生的祭壇,以及約翰.雅各.波克製作的主祭壇等,都很值得觀賞。教堂內的地下墓園(Katakomben),安置存放有哈布斯堡家族成員內臟的壺罐,只是擠得要死,地下室空氣又不好,實在不覺得有什麼好看。而教堂斜對面有一顆著名的釘樹(Stock im Eisen),相傳是昔日有一位鑰匙師傅的徒弟在製作升等作品時,為了打造一把無人可開啟的鎖,因而與惡魔訂約,但是最後卻因違約被惡魔殺死,自此以後,所有前來維也納拜師學藝的徒弟(做鑰匙)都會在樹上釘釘子,表達不會將靈魂賣給惡魔的意願。

    下午前往國立美術館(Kunsthistorisches Museum),其與自然史博物館(Naturhistorisches Museum)對望,中間隔著瑪麗亞.特瑞莎之像,其質量為世界第四大藝術博物館;其於1891年正式開幕,其象徵意義是相當深遠,原屬於奧匈帝國皇家哈布斯堡家族的珍藏品陳列在公開的展示廳裡,提前揭示一個屬於普羅大眾的時代來臨,建築師是Gottfried von SemperKarl Hasenauer,完全採用義大利文藝復興式風格。國立美術館的大廳中央由一座豪華的階梯連結所有的樓層,階梯上有一組Antonio Canova所製作的古希臘詩人,悲劇創始者演員狄斯比斯的紀念作品;天花板上的壁畫由Mihaly von Munkacsy所繪製,師法文藝復興時期風格;三角檐與石柱旁的繪畫則由克林姆兄弟GustavErnst Klimt完成;二樓的八角形的圓拱大廳緊接著大階梯,這是哈布斯王朝的主要展示廳,其內部裝飾與展間比皇宮還氣派,參觀環境也不錯,椅子很多,不過知名畫作較多,且實在太累,只得隨便晃過。

    接著到薩赫飯店(Hotel Sacher)吃巧克力蛋糕和維也納咖啡,奶油超好吃,巧克力則有點太甜。Hotel Sacher原來只是一家咖啡館,創立於1810年,當時的名稱是—Café Sacher1876年方才改為現在的名稱,這家店出名的原因是在1832年時,Café Sacher的老闆Franz Sacher,為當時的首相梅特涅(Prinee Klemens Von Metternich)調製出一種風味特殊的巧克力蛋糕,深得梅特涅激賞,而在一夜之間風靡了維也納;梅特涅在高興之餘,為Franz Sacher調製出的蛋糕冠上Sacher的姓,成為Sacherforte

    吃完下午茶後,跑去維也納愛樂廳(Musikverein)買了維也納交響樂團的票,站票才要價5€。這棟文藝復興樣式的建築是出自特歐菲爾.漢森之手,於1869年完工,正面裝設管風琴,可容納2000名聽眾的主廳,其包廂是由塗上金箔的18根柱像支撐,因此被稱為黃金之室,繪有阿波羅和9名穆斯女神的頂棚畫美不勝收,每年1231日和11日由維也納交響樂團擔綱的除夕和新年音樂會,是維也納愛樂遠近馳名的演出。去聽音樂會前還買了Nordsee的海鮮take away,這是一家奧地利的海鮮三明治連鎖店,幾乎類似奧地利的麥當勞,食物堪稱美味,價錢平實,屬於可信賴的餐廳之一。

    晚上音樂會真的很棒,實在物超所值,不愧是音樂之都,雖然不是最頂級的樂團,但已比國內水準高,可惜沒有安可曲,明天就要去Brno了,希望能順利搞定住宿和鐘乳石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engch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